1. 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什么,分别起什么作用?
安全阀:当锅炉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开启,排出蒸汽,降低压力,防止锅炉超压爆炸。
压力表:显示锅炉内蒸汽或水的压力,让操作人员实时了解压力情况,以便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水位计:直观显示锅炉内水位高低,防止水位过高或过低引发事故,保障锅炉正常水循环。
2. 锅炉正常运行时,对水位控制有什么要求?
正常运行时,需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一般为±50mm。水位过高,蒸汽带水会影响蒸汽品质;水位过低,可能导致水冷壁缺水损坏。操作人员要密切监视水位,及时调整给水量。
3. 过热蒸汽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如何处理?
首先应减弱燃烧,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其次,可适当增加减温水量,通过减温器降低蒸汽温度;同时,检查过热器的运行情况,查看是否存在结垢、堵塞等问题影响传热。
4. 简述锅炉水压试验的目的和压力如何确定?
目的:检查锅炉受压部件的强度和严密性。在试验压力下,观察受压部件有无变形、泄漏等异常情况 ,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压力确定:一般工作压力水压试验,试验压力等于锅炉的工作压力;超压水压试验,对于蒸汽锅炉,试验压力为1.25倍锅筒工作压力 ;对于热水锅炉,试验压力根据锅炉类型和工作压力按相关标准确定。
5. 停炉后,为什么在一定时间内严禁开启空气门?
停炉后炉内温度较高,若过早开启空气门,冷空气大量进入,会使锅炉受热面急剧冷却收缩 ,产生较大热应力,可能导致受热面损坏,如管子变形、焊缝开裂等,所以一般在停炉后一定时间(如8 - 10小时)内严禁开启空气门 。
6. 风机启动前,其入口挡板应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风机启动前,入口挡板应关闭。这是因为风机启动时,电机需克服较大的启动转矩,如果入口挡板开启,风机会带负荷启动,导致启动电流过大,可能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损坏电机,还可能使启动困难甚至无法启动。
7. 汽包内的汽水分离装置有什么作用?
将从水冷壁上升管进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进行分离,使蒸汽中的水分减少,提高蒸汽品质,防止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等设备,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蒸汽的使用,比如避免过热器结垢、汽轮机水冲击等问题。
8. 锅炉运行中,氧量指示降低说明什么?
说明炉内燃烧的空气量不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可能是送风机故障、风道堵塞、风门调节不当等原因,导致进入炉膛的空气量减少,燃料与氧气混合不充分,造成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燃料,还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9. 紧急停炉时,首先应采取什么措施?
首先应停止给煤,切断燃料供应,避免燃料继续在炉膛内燃烧,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然后再依次停止鼓、引风机等设备运行。
10. 锅炉连续排污的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在此处?
连续排污位置在汽包蒸发面附近。因为此处锅水含盐量、含硅量较高,通过连续排污能及时排出高浓度的锅水,降低锅水的含盐量和含硅量,保证蒸汽品质,防止在受热面和蒸汽管道内结垢。
11.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过热蒸汽温度一般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一般会升高。当负荷增加时,燃料量增多,炉内放热量增加,产生的蒸汽量增多。在过热器受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蒸汽吸收的热量增多,导致过热蒸汽温度升高;同时,负荷增加可能使蒸汽流速加快,与过热器管壁的换热增强,也会使蒸汽温度上升。
12. 锅炉的主要受压部件有哪些?
主要受压部件包括锅筒(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联箱等。这些部件承受着高温、高压的作用,其强度和严密性对锅炉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13. 影响蒸汽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锅炉水位:水位过高,蒸汽带水增多,蒸汽品质恶化。
炉水含盐量:含盐量过高,蒸汽携带的盐分增加。
汽水分离装置: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水分离效果,装置故障或分离效率低会使蒸汽带水严重。
锅炉负荷:负荷骤变,水循环和汽水分离情况改变,影响蒸汽品质 。
14. 锅炉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保证蒸汽品质:控制蒸汽中的杂质含量,使蒸汽符合生产和使用要求。
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维持压力、水位、温度等参数在正常范围,防止超压、缺水、满水等事故。
提高锅炉效率:优化燃烧,减少各项热损失,提高燃料利用率。
调节负荷:根据用汽需求,调整锅炉蒸发量,实现供需平衡。
15. 防止锅炉结焦的措施有哪些?
控制炉膛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超过灰熔点,合理调整燃烧,防止局部过热。
优化配风:保证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使燃烧完全,减少还原性气体产生,防止因还原性气氛使灰熔点降低而结焦。
定期吹灰:及时清除受热面上的积灰,防止积灰逐渐烧结成焦。
选择合适燃料:控制燃料的灰分、灰熔点等指标 ,避免使用易结焦的燃料。
调整火焰中心位置:防止火焰偏斜冲刷炉墙和受热面。
16. 锅炉热损失包括哪些方面?
排烟热损失:排出烟气带走的热量,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有关。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燃料中的可燃成分未完全燃烧就随烟气排出而损失的热量。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燃料中部分固体颗粒未燃尽就随炉渣、飞灰排出而损失的热量。
散热热损失:锅炉本体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灰渣物理热损失:炉渣排出时带走的显热。
17. 锅炉运行中,水位异常的情况有哪些?
缺水:包括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表现为水位低于正常水位,会使水冷壁等受热面得不到充分冷却而损坏。
满水:水位高于正常水位,蒸汽带水严重,影响蒸汽品质,可能造成管道水冲击和用汽设备损坏。
虚假水位:由于负荷骤变、燃烧工况突变等原因,导致水位计显示的水位与实际水位不符的现象。如负荷骤增时,水位暂时上升形成虚假高水位;负荷骤减时,水位暂时下降形成虚假低水位。
18. 锅炉汽水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包括锅筒(汽包)、水冷壁、下降管、联箱、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水在系统中被加热、蒸发、过热,最终产生符合要求的蒸汽 。
19. 锅炉运行中,可以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吗,为什么?
不可以。安全阀整定压力是根据锅炉的工作压力和安全要求经过严格计算和调试确定的。随意调整会破坏其对锅炉压力的保护功能。若整定压力调得过高,当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无法及时开启泄压,可能导致锅炉爆炸;若调得过低,安全阀频繁开启,影响锅炉正常运行,还可能使蒸汽浪费、压力不稳定 。
20. 水位计损坏时,锅炉应如何处理?
若有备用的水位计,应立即切换至备用设备,继续监控水位,维持锅炉运行,并尽快修复损坏的水位计;若所有水位计都损坏,应紧急停炉,因为无法准确监控水位,继续运行极易引发缺水或满水事故,威胁锅炉安全。
21. 锅炉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燃料还是先增加空气量,为什么?
应先增加空气量,再增加燃料量。如果先增加燃料量,而空气量未及时跟上,会使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导致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可能造成结焦等问题;先增加空气量可以为后续增加的燃料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良好的燃烧工况 。
22. 定期排污应在什么负荷下进行,为什么?
定期排污应在低负荷时进行。因为低负荷时,水循环速度相对较慢,锅水中的水渣、杂质等容易沉淀在汽包底部,此时排污能更有效地排出这些沉积物;而且低负荷时排污对锅炉运行工况的影响较小,可减少对蒸汽压力、水位等参数的波动。
23. 风机运行中,发现振动过大应如何处理?
不应继续观察,而应立即停止风机运行。因为振动过大可能是风机叶轮不平衡(如积灰、磨损、变形)、轴承损坏、基础松动、联轴器中心不对中、风道堵塞或共振等原因导致,若继续运行可能使故障加剧,损坏风机,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停机后对风机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
24. 汽包壁温差过大,会产生什么后果?
会引起汽包变形。因为汽包壁温差过大时,不同部位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当热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汽包就会发生塑性变形,如出现鼓包、弯曲等情况,严重影响汽包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汽包破裂泄漏。
25. 为了提高锅炉效率,能尽量提高排烟温度吗,为什么?
不能。虽然提高排烟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尾部受热面的面积和投资,但排烟温度过高会使排烟热损失大幅增加,因为排烟热损失与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密切相关,排烟温度越高,带走的热量越多,锅炉热效率越低;同时,过高的排烟温度还可能对尾部受热面(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造成损害,影响设备寿命。
26. 停炉后,应立即将锅水放尽吗,为什么?
一般不立即放尽。对于热炉放水,是在锅炉压力降至0.3 - 0.5MPa ,温度在200℃左右时进行放水,这样可利用锅水余热烘干受热面,防止停炉后潮湿环境导致的腐蚀;对于冷炉放水,通常也需等锅炉冷却到一定程度后再放水,否则高温锅水急剧放出,可能使锅炉受热面因温度骤变产生较大热应力而损坏。
27. 锅炉运行中,为什么要保持给水压力稳定?
给水压力不稳定会导致给水流量波动。若给水压力过低,可能使给水流量不足,造成锅炉缺水;若给水压力过高,给水流量过大,又可能导致锅炉满水。而且给水压力波动还会引起汽包水位波动,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和蒸汽品质 ,所以要保持给水压力稳定。
28. 锅炉点火前,为什么要进行吹扫,吹扫时间有什么要求?
为了清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和积灰等可燃物,防止点火时发生爆燃或爆炸事故。一般吹扫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确保充分排出可能存在的可燃物质,保证点火安全。
29. 锅炉定期排污的目的是什么,排污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的:排除锅水中的水渣、污垢及沉积在汽包底部的杂质,降低锅水的含盐量和含硅量,防止受热面结垢,保证锅炉汽水品质良好。
注意事项:排污应在低负荷、高水位时进行;先开慢开阀预热管道,再开快开阀,防止水击;严禁同时开启多个排污阀,以免影响水循环;排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排污量;排污后关闭阀门,检查是否有泄漏。
30. 简述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
立即停止给煤,切断燃料供应。
停止鼓、引风机运行,关闭风机进出口挡板。
迅速关闭主汽门,防止蒸汽倒流。
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若有),保护省煤器。
保持水位正常,根据水位情况适当调整给水或进行排污。
密切关注设备状态,如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防止发生其他故障 。
31. 如何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优化燃烧:合理调整燃料与空气的比例,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降低排烟热损失:控制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避免空气量过多或过少;定期清理受热面,防止积灰、结垢,提高传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 。
减少散热损失:加强锅炉本体及管道的保温,减少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保证良好的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减少,提高蒸汽品质,减少因蒸汽带水导致的热损失和对用汽设备的影响。
合理调整负荷:避免锅炉长时间在低负荷或超负荷下运行,保持在经济负荷范围内工作 。
32. 讨论锅炉运行中出现汽水共腾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锅水含盐量过高,超出允许值,使锅水表面张力减小,汽泡在锅水表面难以破裂,形成大量泡沫;负荷突增,蒸发量瞬间增大,汽水混合物的流速加快,导致蒸汽带水严重;水位过高,蒸汽空间过小,汽水分离效果变差。
处理方法:降低负荷,减少蒸发量,使锅炉运行趋于稳定;加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迅速降低锅水含盐量,同时补充合格的给水;开启过热器及蒸汽管道疏水阀,排出蒸汽中携带的水分,改善蒸汽品质 。
33. 谈谈如何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安全性: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熟悉锅炉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定期维护检查设备,包括受压部件、安全附件、仪表等,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磨损、腐蚀、泄漏等问题 。
保证安全附件正常工作,如安全阀定期校验,确保其在超压时能准确开启;压力表和水位计定期校准,保证指示准确。
加强水质管理,防止因水质不良导致受热面结垢、腐蚀,影响锅炉安全。
经济性:
优化燃烧,通过调整燃料与空气比例、火焰中心位置等,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
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如控制合适的蒸汽压力、温度、水位,避免参数波动过大造成能量浪费。
减少热损失,如降低排烟温度、加强保温等 。
提高设备效率,定期清理受热面,保证良好的传热效果;确保汽水分离装置正常工作,提高蒸汽品质 。
34. 当锅炉运行中出现超压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
迅速减弱燃烧,减少燃料量和送风量,降低炉内发热量。
开启排污阀,增加排污量,降低锅水压力。
开启疏水阀,排出蒸汽,降低蒸汽压力。
若超压严重且安全阀未动作,应紧急停炉,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可能原因:
安全阀失灵,如阀芯卡死、弹簧失效等,无法在超压时正常开启泄压。
压力表损坏,显示的压力不准确,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超压情况。
自动调节装置故障,如压力控制系统故障,不能根据压力变化自动调整燃料量和送风量 。
负荷突然降低,而燃料量和送风量未及时调整,使蒸汽产生量大于用汽量,导致压力升高。
35. 锅炉运行中,减温器的运行要求有哪些?
尽量避免减温器时开时关,防止热冲刷使阀门损坏,应平稳调节减温水量。
减温器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尽量不要全开或全关,以便在蒸汽温度波动时有调节空间。
负荷过低时尽量不用减温器,因为低负荷时蒸汽流量小、温度低,使用减温器可能导致蒸汽带水或温度过低。
36. 为什么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增高?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能从水中飞离的分子数目就越多,因而使得汽侧分子密度增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蒸汽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也随之增加,这样就使得蒸汽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增强,结果使得压力增大。所以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增高而增高。
37. 锅炉负荷变化对汽包水位有何影响,为什么?
当负荷增加时,给水量不变或增加不及时,则蒸发设备中的水量逐渐被消耗,最终使汽包水位下降。因为负荷增加,蒸发量增大,而水的补充不足,导致水位降低。反之,当负荷降低时,蒸发量减少,若给水量未相应减少,水位就会上升。只有给水量等于蒸发量(排污及阀门泄漏除外),水位才能保持稳定 。
38. 汽压变化对汽温有何影响,为什么?
当汽压升高时,过热蒸汽温度升高。这是因为当汽压升高时,饱和温度随之升高,则从水变为蒸汽需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量未改变的条件下,由于压力升高,锅炉的蒸发量瞬间降低,导致通过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相对蒸汽的吸热量增大,导致过热。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