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 6655 6600
发布内容
当前位置: 现代供热网 技术交流 正文

补给水泵定压方式

21 2025-11-03

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确定水压曲线的位置是正确进行热网设计,分析用户压力状况和连接方式以及合理组织热网运行的重要手段,欲使热网按水压图给定的压力状况运行,要靠所采用的定压方式、定压点的位置和控制好定压点所要求的压力。

补给水泵定压方式是目前国内集中供热系统最常用的一种定压方式。补给水泵定压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

1.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2.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

3.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式。


图片


图1所示是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的示意图。定压点设在网路循环水泵的吸入端。利用压力调节阀保持定压点恒定的压力。

这种压力调节阀多采用直接作用式压力调节阀。当网路加热膨胀,或网路漏水量小于补给水量以及其他原因使定压点的压力升高时,作用在调节阀膜室上的压力增大,克服重锤所产生的压力后,阀芯流动截面减少,补给水量减少,直到阀后压力等于定压点控制的压力值为止。相反过程的作用原理相同,同样可使阀孔流动截面增大、增加补给水量,以维持定压点的压力。

直接作用的压力调节阀也有如图2所示利用弹簧平衡作用在薄膜上压力的结构形式。


图片
图3所示是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的示意图。补给水泵2的启动和停止运行是由电接点式压力表6的表盘上的触点开关控制的。压力表6的指针到达相当于HA的压力时,补给水泵停止运行;当网路循环水泵的吸人口压力下降到H′A的压力时,补给水泵就重新启动补水。这样,网路循环水泵吸入口压力保持在HA和H′A之间的范围内。

图片


间歇补水定压方式要比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少耗一些电能,设备简单。但其动水压曲线上下波动,不如连续补水方式稳定。通常取HA和H′A之间的波动范围为5mH₂O左右,不宜过小,否则触点开关动作过于频繁而易于损坏。

间歇补水定压方式宜使用在系统规模不大、供水温度不高、系统漏水量较小的供热系统中;对于系统规模较大、供水温度较高的供热系统,应采用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图片


上述两种补水定压方式,其定压点都设在网路循环水泵的吸入端。从图4的水压图可见,网路运行时,动水压曲线都比静水压曲线高。对大型的热水供热系统,为了适当地降低网路的运行压力和便于调节网路的压力工况,可采用定压点设在旁通管的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图片


图5是定压点设在旁通管上的补水定压方式的示意图。在热源的供、回水干管之间连接一根旁通管,利用补给水泵使旁通管J点保持符合静水压线要求的压力。在网路循环水泵运行时,当定压点J的压力低于控制值时,补水泵转速增大,补水量增加;当定压点J点压力高于控制值时,补水泵转速降低,补水量减少。如由于某种原因(如水温不断急骤升高等原因),即使补水泵停止转动,压力仍不断地升高,则泄水调节阀3开启,泄放网路水、一直到定压点的压力恢复到正常为止。当网路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整个网路压力先达到运行时的平均值然后下降,通过补给水泵的补水作用,使整个系统压力维持在定压点J的静压力。

利用旁通管定压点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可以适当地降低运行时的动水压曲线,网路循环水泵吸入端A点的压力低于定压点J的静压力。同时,靠调节旁通管上的两个阀门m和n的开启度,可控制网路的动水压曲线升高或降低,如将旁通管上阀门m关小,作用在A点上的压力升高,从而整个网路的动水压曲线升高到如图5虚线的位置。如将阀门m完全关闭、则J点压力与A点压力相等,网路整个动水压曲线都高于静水压线。反之,如将旁通管上的阀门n关小,网路的动水压曲线则可降低。此外,如欲改变所要求的静压力线的高度,可通过调整压力调节器内的弹簧弹性力或重锤平衡力来实现。

利用旁通管定压点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对调节系统的运行压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旁通管不断通过网路水,网路循环水泵的计算流量,要包括这一部分流量。循环水泵流量的增加将多消耗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旁通管补水定压方式同样可以采用连续和间歇两种定压方式。随着控制技术的提高,目前大多采用单板机或PLC进行控制,连续补水用压力传感器和间歇补水用电接点压力表统一采用压力变送器代替。通过感测压力值和给定压力值进行比较来控制补水泵运行。当给定压力为某一控制范围时,感测压力小于下限值时,补水泵启动补水;当感测压力到达给定上限值时,补水泵停止补水,即实现间歇补水定压方式。当给定某一压力值时,水泵采用变频补水定压方式,感测压力远离给定值时,水泵转速增加;当感测压力接近给定值时,水泵减速运行,实现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在闭式热水供暖系统中,采用上述的补给水泵定压时,补给水泵的流量,主要取决于整个系统的渗漏水量。系统的渗漏水量与供热系统的规模、施工安装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有关,难以有准确的定量数据。目前《热网标准》规定:闭式热水网路的补水率,不宜大于总循环水量的1%。但在选择补给水泵时,整个补水装置和补给水泵的流量,应根据供热系统的正常补水量和事故补水量来确定,一般取正常补水量的4倍计算。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

热线电话
133 6655 6600
热线电话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