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无论规模大小,在运行中必须遵守三个平衡的原则,即热量平衡、流量平衡和压力平衡。三个平衡原则既是供热系统运行的出发点,也是运行的控制目标。三个平衡原则掌握的好坏,完全决定了供热系统供热效果的好坏,是供热系统运行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一、 热量平衡(热平衡)
(1)定义:
指供热系统中,热源提供的总热量与热用户实际获得并消耗的热量之间保持基本平衡,同时各用户得到的热量与其热负荷需求相匹配。
2.目的:
3.实现方式:
(1)热源调节:根据室外温度、建筑热负荷变化,动态调整锅炉、热泵、换热器等热源设备的出力;(2)气候补偿:通过气候补偿器自动调节供水温度,使供热量与建筑实际需求相符;(3)热计量与室温控制:在用户端安装热表与温控装置,实现个性化热量分配;(4)多热源联网时,进行热源间的负荷合理分配与经济调度。热量平衡是供热系统运行的最终目标,是“供多少热、用多少热”的总体平衡。
二、流量平衡(水力平衡)
1. 定义:指在供热系统中,各个用户环路、支路或散热设备所获得的循环水量与其热负荷需求成比例,实现“按需分配流量”,避免近热远冷、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2.目的:
(1)保证每个用户或区域都能获得应有的循环水量,从而获得合理的热量;
(2)避免系统出现“短路”、“死区”、流量过剩或不足现象;
3. 实现方式:
(1)水力计算:在设计阶段精确计算各环路阻力,合理选择管径,确保各支路阻力平衡;(2)平衡阀调节:安装静态或动态平衡阀,对各个环路进行初调节与运行调节;(3)压差控制:采用压差控制器、分布式水泵等设备,维持关键点压差稳定;(4)初调节与动态调节:系统投运前进行静态水力平衡调试,运行中根据负荷变化动态调节。流量平衡是保障热量能够“送得到”的基础,是热量平衡得以实现的水力前提。
三、压力平衡(水压平衡 / 压力工况平衡)
1. 定义:
指供热系统中,各个点的工作压力处于合理范围,系统内各环路、设备、管道之间的压力分布合理,保证水流畅通、设备安全运行。(1)保证系统内循环水能够克服管道阻力与设备阻力,正常流动;
3.实现方式:
(1)定压控制:通过膨胀水箱、补水泵、气压罐、变频定压装置(2)压力分区:对于高层建筑或大高差系统,采用分区供热、分设循环泵等方式,控制各区压力;(3)压差与压力监测:在关键节点设置压力表、压差传感器,实时监控系统压力状态;(4)水泵选型与调节:合理选择循环泵扬程与流量,避免过高压力或不必要的能耗。压力平衡是系统“水能流动、设备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流量与热量输送的前提条件。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