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 6655 6600
发布内容
当前位置: 现代供热网 技术交流 正文

热计量技术和供热系统节能(C)

16 2017-04-11

  户用热量表法

  流量温度法

  通断时间面积法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通过安装在每组散热器上的散热器热分配计进行用户热分摊的方式。利用散热器热分配计所测量的每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来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
  方式: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一个散热器热分配计,通过读取热分配计的读数,得出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对总热量表的读数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个住户的供热量。
  适用范围:新建和改造的散热器供暖系统,特别是对于既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比较方便、灵活性强,不必将原有垂直系统该成按户分环的水平系统。该方法不适用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流量温度法:通过连续测量散热器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的进出口温差,结合测算的每个立管或分户独立系统与热力入口的流量比例关系进行用户热分摊的方式。
  利用每个立管或分户独立系统与热力入口流量之比相对不变的原理,结合现场测出的流量比例和各分支三通前后温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
  适用范围:既有建筑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的热计量改造;共用立管的按户分环供暖系统;新建建筑散热器供暖系统。

图片图片图片    通断时间面积法:通过控制安装在每户供暖系统入口支管上的电动通断阀门,根据阀门的接通时间与每户的建筑面积进行用户热分摊的方式。 
  以每户的供暖系统通水时间为依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
  方式:对于接户分环的水平式供暖系统,在各户的分支路上安装室温通断控制阀,对该用户的循环水进行通断控制来实现该户的室温调节。同时在各户的代表房间里放置室温控制器,用于测量室内温度和供用户设定温度,并将这两个温度值传输给室温通断控制阀。室温通断控制阀根据实测室温与设定值之差,确定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通断阀的开停比,并按照这一开停比控制通断调节阀的通断,以此调节送入室内热量,同时记录和统计各户通断控制阀的接通时间,按照各户的累计接通时间结合供暖面积分摊整栋建筑的热量。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室内供暖系统


 

   散热器系统不宜安装散热器罩,一定要安装散热器罩时应采用温包外置式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设有恒温控制阀的散热器系统,选用铸铁散热器时,应选用内腔无砂的合格产品。 


 

       热计量装置的选型、安装与使用

   介绍热量表和散热器热分配计选型、安装与使用的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5

国内推广供热计量的制约因素


 

        ■ 绝大部分的室内采暖系统不满足热计量要求
  ■ 供热系统不具备热量计量手段
  ■ 供热系统缺乏调节控制手段
  ■ 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6

政策建议

    建议1:对供热系统采取相关的节能措施

  ■ 实现热源、管网和室内系统节能措施的有效应用,如气候补偿、水力平衡和室内温控;
  ■ 加强运行管理水平控制,尽量减小不同建筑不同系统节能水平和供热成本之间的差距;
  ■ 对于保温性能较差的建筑甚至非节能建筑,不宜实施计量收费,应对建筑保温并同时计量改造。
  建议2:热计量和计费到建筑物热力入口热计量
  ■ 对建筑进行能耗审计,并判定建筑物和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热费 
  ■ 计算热费和各种分户计量方式的前提条件应予以优先实施;
  ■ 在热力入口采用固定热费和浮动热费两部制热价法;
  ■ 固定热费转化为热费基价,全市统一定价;
  ■ 浮动热费通过具体供热企业的浮动成本分析, 按统一的计算方法计算。

    建议3:用热计量、按户分摊
  ■ 鼓励用户节能积极性,主动控制室温,减少开窗;
  ■ 合理选择计量分摊方法,解决收费问题。
  建议4:推广节能技术
  新建建筑:
  ■ 围护结构保温施工,应加强验收管理,落实节能标准;
  ■ 新建供热系统,必须安装水力平衡装置、气候补偿装置和散热器恒温阀;
  ■ 积极采用水泵变频技术、管道保温技术和烟气热量回收技术;
  ■ 对于系统的平衡和控制,应由专业队伍负责调试和验收, 让节能设施充分发挥节能作用;
  ■ 新建建筑竣工使用初期,建议进行能耗审计。
  建议5:应加强供热系统能源审计工作
  ■ 对供热系统进行全过程控制,尤其加强对工程竣工和系统运行的监管;
  ■ 诊断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经济比较和节能改造建议。

  建议6:发展供热检验认证机构和评价机构

  ■ 发展供热检验认证的机构,强化监管的力度和水平;
  ■ 检验机构可以对供热效果进行检测,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 检验机构可以对供热企业、能源服务企业进行认证,有助于规范管理。
  ■ 加强供热系统的评价工作推动供热立法。
  建议7:强化监管力度、出台监管办法
  ■ 政府是鼓励节能打击浪费的倡导者和监管者,为规范市场应强化产品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并出台相应的监管办法;
  ■ 监管办法应涉及计量设备的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方面;
  ■ 监管办法的出台将使市场健康发展,对供热计量改革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热线电话
133 6655 6600
热线电话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