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 6655 6600
发布内容
当前位置: 现代供热网 技术交流 正文

供暖二次网水力平衡:保障温暖的关键环节

16 2025-11-01

在北方的冬季,供暖系统就像城市的“温暖心脏”,为千家万户输送着抵御严寒的热量。而在整个供暖系统中,二次网作为连接热源与用户的“毛细血管”,其水力平衡状态直接决定了供暖效果的好坏。不少用户在冬季常遇到“近端过热、远端过冷”“同一小区温差明显”等问题,追根溯源,大多与二次网水力失衡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供暖二次网水力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开展水力平衡调试工作。

一、为什么说二次网水力平衡是供暖的“生命线”?

供暖二次网是指从换热站出口到用户楼前或室内采暖系统的管网,其核心作用是将换热站处理后的热水均匀分配到每一户。而水力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让管网中各支路的流量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部分区域流量过大造成能源浪费,同时另一部分区域流量不足导致室温不达标。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保障用户供暖质量,避免“冷热不均”

水力失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近端用户热得开窗,远端用户冻得发抖”。以某小区为例,靠近换热站的1-3号楼,冬季室内温度常超过25℃,居民不得不开窗散热;而距离换热站最远的10-12号楼,室内温度却始终低于18℃,投诉不断。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二次网水力失衡导致远端用户流量不足,热水无法及时、足量地到达室内采暖系统。只有实现水力平衡,才能让每一户的室温都稳定在符合标准的范围内,真正做到“同区同温、户户温暖”。

2.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运行

水力失衡不仅影响供暖效果,还会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当二次网存在水力失衡时,为了让远端用户达到基本供暖温度,换热站往往需要提高供水温度或增大循环泵流量,这会直接导致天然气、电力消耗大幅增加。据统计,水力失衡严重的小区,其单位面积供暖能耗比水力平衡的小区高出15%-30%。通过调试实现水力平衡,能有效减少能源浪费,降低供暖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3.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维修

长期的水力失衡会对供暖设备造成损害。一方面,流量过大的支路会导致管道、阀门承受过高的压力,容易引发泄漏、阀门磨损等问题;另一方面,流量不足的支路会导致散热器内水流速度过慢,易产生水垢、淤泥堆积,影响散热效率,还可能引发管道腐蚀。通过水力平衡调试,能让各支路的流量、压力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设备故障,延长管道、阀门、散热器等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试:科学流程是关键

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遵循“准备充分、分步实施、精准调节”的原则,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前期准备:摸清管网“家底”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调试的效率和精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资料收集与核对:收集二次网的设计图纸(包括管网走向、管径、阀门位置、换热站参数等)、竣工资料、往年运行数据(如各楼栋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等),并现场核对管网实际情况,确认阀门、仪表的安装位置是否与图纸一致,排除管道堵塞、阀门损坏等问题。

仪表安装与校准:在关键节点(如每栋楼的供回水立管、主要分支管道)安装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确保仪表精度符合要求(压力表精度不低于0.4级,温度计精度不低于0.5℃,流量计精度不低于2%),并提前进行校准,避免因仪表误差导致调试偏差。

制定调试方案:根据管网实际情况和设计参数,确定调试的优先级(优先调试远端、投诉多的楼栋)、调试目标(如各楼栋供回水温差控制在5-10℃,流量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10%),明确调试人员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高空作业坠落、管道压力骤升骤降等)。

2.初调:排除“明显失衡”问题

初调的核心是解决管网中“大的失衡”,为后续精调奠定基础,主要操作包括:

全开阀门,建立初始循环:将二次网所有的分支阀门、楼栋阀门全部打开,启动循环泵,让管网进入正常循环状态,运行1-2小时,待管网内水流稳定(压力表、温度计读数不再明显变化)后,开始数据采集。

初步检测与排查:用仪表测量各楼栋供回水的温度、压力、流量,对比设计值,找出明显失衡的支路。例如,若某楼栋供水压力比设计值低0.2MPa、流量仅为设计值的60%,则说明该支路存在堵塞或阀门未全开的问题;若某楼栋流量为设计值的150%,则可能是该支路管径偏大或阀门开启度过大。

解决共性问题:对排查出的明显问题进行处理,如清理管道堵塞(用高压水清洗或化学清洗)、更换损坏的阀门、调整阀门开启度(将流量过大的支路阀门适当关小,流量过小的支路阀门适当开大),确保各支路的流量、压力基本接近设计范围,排除“极端失衡”情况。

3.精调:实现“精准平衡”

精调是水力平衡调试的核心环节,需要通过“逐段调节、动态监测”的方式,让各支路流量精准匹配设计值,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基准点:选择一个“基准楼栋”(通常为管网中间位置、流量接近设计值的楼栋),将其流量、压力设定为基准值,以此为参照调节其他楼栋。

远端优先调节:按照“从远端到近端”的顺序调节各楼栋阀门。对于远端楼栋,若流量不足,可适当开大其供回水阀门,同时观察压力表变化,避免压力过低导致空气进入管道;对于近端楼栋,若流量过大,可缓慢关小阀门,每次调节幅度不超过10%,调节后稳定30分钟,待流量、温度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次调节。

动态监测与微调:在调节过程中,实时监测各楼栋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对比设计值,计算流量偏差(偏差=(实际流量-设计流量)/设计流量×100%)。若偏差超过10%,则继续微调阀门;若偏差在5%-10%之间,可结合实际供暖效果(如用户室温)进行调整;若偏差小于5%,则视为该支路达到水力平衡。

4.整体验证:确保“全网平衡”

单支路调试完成后,还需要对整个二次网进行整体验证,避免“顾此失彼”,具体操作包括:

全网流量总和核对:测量二次网总供水管和总回水管的流量,核对两者是否相等(偏差应小于3%),若不相等,则说明管网存在泄漏或仪表故障,需及时排查处理。

各区域温度对比:测量不同区域(近端、中端、远端)楼栋的室内平均温度,确保同一小区内各楼栋的室温差不超过2℃,若温差过大,则需重新检查该区域的水力平衡状态,调整相关支路阀门。

连续运行监测:将二次网置于正常运行状态,连续监测24-48小时,记录各节点的流量、温度、压力变化情况,若数据稳定,无明显波动,则说明全网水力平衡状态良好;若数据出现异常,则需分析原因,再次进行微调。

5.记录与归档:建立“长效管理”

调试完成后,需做好记录与归档工作,为后续运行维护提供依据,主要包括:

详细记录调试数据:记录各支路的设计参数(流量、压力、温度)、实际调试数据、阀门调节幅度、问题排查过程及处理结果,形成完整的调试报告。

标注阀门状态:在现场阀门上标注“平衡位置”(如阀门开启度、阀门编号),避免后续误操作导致水力失衡。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将调试报告、管网图纸、仪表校准记录等资料整理归档,定期对二次网水力平衡状态进行复查(建议每季度复查一次,每年全面调试一次),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失衡问题,确保二次网长期稳定运行。

三、总结:水力平衡,让供暖更高效、更温暖

供暖二次网水力平衡看似是“细节工作”,实则是影响供暖质量、能源消耗和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只有重视水力平衡调试,遵循科学的流程,从前期准备到整体验证层层把关,才能有效解决“冷热不均”问题,让每一户都能享受到稳定、舒适的供暖服务,同时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标。

对于供暖企业而言,做好水力平衡调试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用户而言,水力平衡意味着冬季不再受“冷屋”困扰,生活更有幸福感。未来,随着智慧供暖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水力平衡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节,让供暖系统更加高效、智能、环保。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供暖行业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参考,也让更多用户了解水力平衡的重要性。如果您在冬季遇到供暖问题,不妨从“水力平衡”的角度找找原因,或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

热线电话
133 6655 6600
热线电话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