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 6655 6600
发布内容
当前位置: 现代供热网 技术交流 正文

供热管网水力调节方法的讨论

15 2025-11-01

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是确保热量均匀输送至各用户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使管网中各用户的实际流量达到设计或理想流量,解决系统“近热远冷”的冷热不均问题目前供热行业常用的水力调节方法主要有比例调节法、回水温度一致法和智慧热网调节法等技术手段,本质上都是通过调节阻力分配来实现流量的合理均衡。

一、水力调节常用方法

1、比例调节

比例调节法是一种基于一致性等比失调”原理的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供热管网中,对上游用户的流量进行调节时,会使下游用户之间的流量成比例地发生改变,而这个比例关系取决于管网的固有阻抗特性

1)调节开始时,需要全开系统中所有的阀门,让循环水泵在大流量工况下运行。然后使用平衡阀和配套的智能仪表(如超声波流量计)测量各支线及用户的初始流量。

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个支线的水力失调度(水力失调度=实测流量/设计流量)。然后依据失调度从大到小对支线进行排序,这决定了调节的先后顺序,通常从失调度最大的近端支线开始调节

3)这是最精细的环节。在选定的支线内,以力失调度最小的用户作为“参考用户”。调节从最末端的用户开始,将其失调度调至参考用户失调度的95%左右,然后依次调节上游用户,使它们的失调度与已调好的下游用户相等。在此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末端用户的流量变化以确保平衡。

4)完成所有支线内调节后,需重新测量各支线的失调度。以失调度最小的支线为参考,从最末端支线开始,调节各支线阀门,使它们的失调度与参考支线一致。最后,通过调节供热系统回水总管上的总平衡阀或循环水泵,使得最不利环路(通常是最远端用户)的水力失调度等于1。根据原理,此时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流量都将达到规定值,实现全网水力平衡。

2、回水温度一致法

回水温度一致法的核心原理基于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为热量,c为水的比热容,m为质量流量,Δt为供回水温差)。当供热系统稳定运行时,若忽略管网热损失,循环水在用户处释放的热量约等于用户的热负荷。如果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水流在用户系统内停留时间短,热量未充分释放,会导致回水温度偏高;反之,若实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则热量释放充分,回水温度偏低。因此,在供水温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各用户支路的阀门开度,改变流量,使所有用户的回水温度达到一致,就可以认为热量分配是均衡的

3、智慧热网调节法

智慧热网调节法是前两种基础水力调节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智慧热网设备实时采集各节点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结合气象数据与历史运行曲线,利用算法模型动态优化泵频与阀门开度,实现全网协同调控。系统可自动识别水力失衡趋势并提前干预,确保供热质量与节能效率双提升,在复杂工况下仍保持稳定运行。

二、主要应用场景

比例调节法需要各分支装设有流量计,适用于具备流量监测条件的一次供热管网系统

回水温度一致法无需流量数据,适用于缺乏流量计量但具备温度监测条件的二次供热系统,尤其适合老旧小区或末端用户分布广泛的管网。通过测温枪检测各用户回水温度,调节阀门开度,使温度偏差控制在一定误差范围内。

智慧热网调节法则广泛应用于新建智能化供热系统或已完成数字化改造的网络,尤其在多热源联网、变流量运行等复杂场景下优势显著。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与自动控制,不仅提升调节精度与响应速度,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与能源消耗,实现按需供热。

三、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智慧化水平提升,供热系统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慧热网调节技术将成为主流,推动供热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目前,多地供热企业已开始构建一体化智慧调度平台,一次网水力平衡调节大部分可实现远程自动化调控。而二次网因设备老化、阀门调节精度不足及监测手段有限,仍以人工调节为主。但随着低成本传感器与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二次网智能化改造正加速推进。

二次网智慧调节的手段主要通过物联阀实现,下期我们探讨物联阀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与前景。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

热线电话
133 6655 6600
热线电话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