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暖系统中,尤其是大规模集中供暖系统,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供暖效果、能源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以下是供暖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供暖温度不达标(或者冷热不均)
1.常见表现:
(1)某些用户室温过低,感觉不暖和;
(2)部分建筑/房间过热,部分却达不到标准温度;
(3)同一小区或楼栋内,不同单元/楼层温度差异大。
2.主要原因:
(1)水力失调(管网不平衡):管网中某些支路流量过大,某些支路流量过小,导致近端过热、远端不热。
可能的原因:
1)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平衡调节手段。
2)缺乏有效调节手段,没有安装或未正确使用平衡阀、电动调节阀等,无法按需分配热量。
(2)热源或换热站能力不足,供热能力跟不上实际需求,尤其在极端寒冷天气等负荷高峰期。
(3)建筑保温性能差
老旧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窗户、屋顶)保温薄弱,热量散失严重。
(4)管道堵塞或结垢
管网内部锈蚀、杂质沉积、水垢形成,导致局部流量不畅或热交换效率下降。
二、系统能耗高、运行成本大
1.常见表现:
(1)供热成本居高不下;
(2)泵耗、电耗大;
(3)用户投诉供暖费高但效果差。
2.主要原因:
(1)大流量小温差运行
为保证末端供暖效果,过量供热,循环泵始终高流量运行,造成能源浪费。
(2)泵选型不合理或未使用变频
使用定频泵或泵扬程、流量与系统不匹配,造成“过供给”或频繁启停。
(3)热源效率低
锅炉或热源设备老化,燃烧效率低,热转换效率差。
(4)缺乏智能调控
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建筑负荷进行动态调节,而是“经验式”运行。
三、系统水力失稳、压力波动大
1.常见表现:
(1)水泵运行不稳定,出现喘振、频繁启停;
(2)管网出现振动、噪音;
(3)用户端出现水流忽大忽小、暖气片异响。
2.主要原因:
(1)管网阻力特性与泵不匹配
系统阻力曲线与泵的性能曲线不匹配,造成运行工况偏离设计点。
(2)气堵或空气未排净
管网中存在气体,特别是在高点、末端,造成局部循环不畅甚至气阻。
(3)系统定压不当
补水定压系统(如膨胀水箱、定压泵、气压罐)设置不合理,造成压力波动。
(4)泵站之间缺乏协调
多泵站或分布式泵站之间没有联动控制,各自为政,造成系统压力失衡。
四、供热系统启动困难或运行不稳定
1.常见表现:
(1)初寒期或停运后再启动,系统难以快速升温;
(2)供热初期用户普遍反映不热;
(3)某些区域频繁出现停暖、断供。
2.主要原因:
(1)管道存气或冷水未排尽
系统停运期间管道内积存空气或冷水,启动时循环不畅。
(2)热源启动滞后
锅炉、热泵等热源设备未能及时响应负荷变化,或启停策略不合理。
(3)系统循环不畅
循环泵配置不足、功率不够,或者过滤器、阀门等局部阻塞。
(4)热网未充分预热
特别是在极端严寒等恶劣条件下,热网升温速度慢,末端用户等待时间长。
五、设备故障与运维管理问题
1.常见表现:
(1)水泵、阀门、换热器等设备频繁损坏;
(2)系统漏水、失水严重;
(3)故障响应慢,维修不及时。
2.主要原因:
(1)设备老化、维护不足
(2)供热设备使用年限长,缺乏定期检修与保养。
(3)水质处理不到位
补水水质硬度高、含氧量高,未进行软化、除氧等处理,导致管道与设备结垢、腐蚀。
(4)运行管理粗放
缺乏专业的运行调度与数据分析,依赖经验而非数据驱动决策。
(5)自控系统缺失或落后
没有部署智能监控系统,无法实时感知系统状态,难以及早发现问题。
六、用户侧问题
1.常见表现:
(1)用户私自放水、加装循环泵,影响系统平衡;
(2)暖气片或地暖系统被遮挡、阀门未开;
(3)用户对供暖质量不满,投诉率高。
2.主要原因:
(1)用户行为不当
私自改装供暖设施、放水导致系统失水、压力下降。
(2)缺乏有效沟通与调节机制
用户与供热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供热调节未能兼顾个体需求。
(3)室内供暖设备问题
暖气片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合理、地暖管路堵塞等。
七、解决思路与建议:
问题类型及解决方向
(1)冷热不均 / 水力失调
进行水力计算与平衡调试,安装平衡阀、分区控制,优化管网布局
(2)能耗高
采用变频泵、气候补偿控制、热源优化,推广按需供热与智慧供热
(3)压力不稳 / 气堵
加强系统排气、优化定压系统,合理配置泵与管路
(4)启动困难
优化启动策略,加强管道预热与系统冲洗,确保无气无垢运行
(5)设备故障
定期维护、水质处理、设备升级,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
(6)用户问题
加强用户服务与沟通,规范用热行为,推广室温监测与反馈机制
供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 “源-网-荷-储”联动系统,常见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设计、设备、控制、管理、用户行为等多方面交织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系统性思维出发,结合工程优化、智能控制、精细管理等手段,才能实现安全、稳定、舒适、节能的供暖目标。
声明:本站文章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