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3 6655 6600
发布内容
当前位置: 现代供热网 各地供热动态 正文

延长县: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

36 2025-09-02

近日,延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延长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延长县蓝天保卫战2025年工作(四张)清单通知内容显示,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点。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

以下为通知原文:

延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延长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延长县蓝天保卫战2025年工作方案》《延长县碧水保卫战2025年工作方案》《延长县净土保卫战2025年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延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延长县蓝天保卫战2025年工作方案

为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延长县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延长县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规划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持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切实推动县域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结合县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5年,我县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不少于331天,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28微克/立方米,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落地,持续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环评约束作用,严把项目准入关。〔发改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牵头,各项任务均需各镇街配合落实,以下不再一一列出〕

对主城区及城乡接合部工业布局不合理、落后产能及“散乱污”企业必须“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腾出环境和市场容量发展高新高端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有关技术改造指南,加快推进石化、建材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强化绿色低碳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促进原料与清洁能源匹配度,推动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改科技局牵头,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等参与〕

(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年底前,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7%以上,全面提升电力外送和省内保供能力。〔发改科技局牵头,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等参与〕

(三)优化城市供热结构。全县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燃煤锅炉。〔发改科技局牵头,行政审批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全县电力、水泥等行业以及年大宗货物运输量在100万吨以上的企业、物流园区的清洁运输比例力争达到70%。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全力提升移动源新能源使用率,2025年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达到40%左右。加大报废汽车行业监管力度,合理布局新增报废汽车拆解企业,规范报废汽车拆解工作,严厉打击报废机动车私拆乱解行为,年底前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142辆。〔交通运输局牵头,发改科技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物流配送、快递行业、垃圾清运车、轻型环卫车辆等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发改科技局牵头,公安局、行政审批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城市交通拥堵路段加快建设“绿波带”,到年底前建成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车辆道路通畅率显著提升。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对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每月至少开展2次联合执法行动。〔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牵头,发改科技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城市建成区内禁止使用不符合第三阶段和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三类限值的机械,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每季度至少检查2次,年抽检率不低于20%。加快实施3家重点用车企业门禁系统联网。对1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每季度至少检查2次。〔生态环境局牵头,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发改科技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五)强力推进VOCs管控。产生油烟的餐饮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定期对净化装置进行清洗、维护和监测,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并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网。城市建成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和各类露天焚烧行为。根据气温及臭氧8小时浓度变化情况,合理调整环卫洒水、雾炮和湿扫等作业时间。〔城管执法局牵头,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参与〕

推进涉VOCs行业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做好VOCs末端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和升级改造。开展石化等企业泄露检测与修复工作。开展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检查。建立汽修行业管理清单并开展监督检查。〔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场监管局、发改科技局等参与〕

开展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达标情况联合检查,加强对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达标含量限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测。喷绘、印刷行业在密闭环境中作业,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市场监管局牵头,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所有建筑墙体涂料粉刷工地必须配备密闭的胶粘剂和建筑涂料存储调配车间,胶粘剂和建筑涂料溶剂必须密闭保存,废弃容器不得露天堆放。〔住建局牵头,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财政局等配合〕

常态化开展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和黑加油站(点)专项整治。对经营性油品储油库、在营汽油加油站油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检。〔发改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牵头,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等参与〕

(六)强力推进禁燃管制。严格贯彻落实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通知,严禁在禁放区域内审批设置烟花爆竹销售点,加大禁放区内烟花爆竹销售、燃放打击力度。制定春节、元宵节等重点时段专项管控方案,强化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管控措施。〔公安局牵头,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优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和禁煤区、限煤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生产、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严格管控废弃木材、废塑料、橡胶、各类包装物等可燃物,强化处置过程管控,提高综合利用能力,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燃杂燃非现象发生。〔城管执法局牵头,生态环境局配合〕

年底前完成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散煤替代试点工作,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全面推动生物质综合利用,完善农业废弃物统一纳入捡拾、收集、运输、处理的闭环处置体系,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十四五”期间扶持培育发展一批种养殖大户和饲草加工利用企业,争取建设一批秸秆收贮转运点,年底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专项巡查,对秸秆焚烧问题突出的,严肃追责问责。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按照“定区域、定时段、定人员、定职责”管控原则,严控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积极构建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体系,实现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业农村局牵头,发改科技局、自然资源局、城管执法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七)强力推进扬尘治理。建立建筑工地动态管理清单,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使用达标排放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并联网,达不到规范化要求的,禁止施工。停工期间必须做到无死角苫盖,严禁土方裸露。〔住建局牵头,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等参与〕

严格落实道路“五位一体”标准化保洁措施,加强城区道路冲洗和湿法保洁力度,加大重点区域、重要时段洒水喷雾频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5%以上。〔城管执法局牵头,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参与〕

严格落实各类煤堆、灰堆、料堆、渣土堆等物料堆场抑尘措施。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必须在装卸处配备降尘除尘设施,确保防尘设施正常使用。〔生态环境局牵头,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局、行政审批局等参与〕

(八)强化工业企业治理。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逐步开展“创A升B减C清D”专项工作,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升级。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炉窑必须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不得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生态环境局牵头,发改科技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等参与〕

持续推进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拆改。14兆瓦或20蒸吨/小时及以上锅炉全部安装污染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加强燃煤(气)锅炉日常监管,确保达标排放。〔生态环境局牵头,发改科技局、城管执法局等参与〕

对散煤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全覆盖摸底,建立台账,加强日常检查和质量抽检。加强散煤生产、销售企业储煤场所检查,纳入产品质量抽检范围。〔市场监管局牵头,发改科技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城管执法局、行政审批局等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夯实主体责任,量化目标任务,细化治理措施,科学安排进度,有序推进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常态化实施“75311”指挥调度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全面推行项目化、清单化、数字化管理,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有效开展。

(二)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蓝天保卫战的财政支持力度,财政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涉气行业深度治理,加强大气监管能力建设提升,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提标改造。重点支持清洁取暖、城乡散煤治理、清洁化改造、锅炉拆改等工作,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重污染天气应急等信息。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通过召开环保活动日、宣传咨询会、媒体报道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理性表达诉求,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附件:延长县蓝天保卫战2025年工作(四张)清单.docx

  • 来源:延长县人民政府

热线电话
133 6655 6600
热线电话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