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奋进 央企助力 工业余热供热潮流涌动
——2019清洁供热技术交流会在太原召开
2019年12月12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供热采暖委员会和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19清洁供热技术交流会”在太原上澜国际酒店召开。供热委员会顾问、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国务院前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徐锭明,供热委员会专家组主任、住建部供热标准化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供热行业知名专家许文发,太原市城管局耿炤宇副局长,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等专家企业代表一百余人出席会议,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供热采暖委员会程功主任参会会议,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联盟张东胜秘书长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供热采暖委员会顾问、太原市供热办前主任葛跃强主持会议。
“清洁供热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委员会专家组主任许文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供热行业正在面临时代变革,从传统供热到清洁供热是供热行业不断进步,供热文化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在形成和塑造供热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中国供热由粗放到精细,由污染到清洁的技术进化,建立和宣传供热文化是供热行业未来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修正的必由之路。“落实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为家家户户送温暖”委员会顾问徐锭明参事在专题报告中从李四光提倡的清洁供热开始,发展到今天的清洁供热,和未来能源的方向:能源资源多元化,能源来源属地化;能源技术智能化,能源生命数字化;能源生产分散化,能源联网共享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使用便利化;能源服务普遍化,能源经济低碳化。通过中国能源绿色化转型,去碳化转型的两化两转型,实现生态的高颜值,发展的高素质,生活的高品质。
为清洁供热做出突出贡献,并具有清洁供热先天基因的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乔宇经理发表深度技术交流,余热供暖暨大温差换热技术实现电厂余热供热的便利性和经济型,实现两个“世界第一”:直接回收乏汽热量机组—专利技术;单机最大余热回收功率最大—60MW。2010年至2013年,配合大同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计划”,华源泰盟集中对大同市200余座换热站进行了大温差改造,同时对华电大同第一热电厂等4座电厂实施了乏汽余热回收。工程完工后,回收的余热使大同市新增供热面积2428万m2,取缔燃煤锅炉3000余台,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从“黑三甲”到“北方三亚” 的转变。年节约标煤 :67.7万吨,减少烟尘排放:46万吨,年减少CO2排放:176万吨,减少SO2排放:5.1万吨,年减少NOx排放:2.5万吨,相当于植树:4.4万亩。
“球墨铸铁管可以更加经济性实现包括电厂在内的余热长输供热” 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刘延学院长分享了预制保温层球磨铸铁管技术研究与应用。刘院长认为球墨铸铁供热管具备四个优势,包括提高热力管道的运行寿命,保障管线的运行安全,降低管网造价投资,降低管网运行动力成本。作为国务院津贴专家,身兼大型央企专业技术负责人,刘延学院长具备推动新生代产品发展与应用的素质与能力,通过详尽的技术分析和专业论证,辅助强大的企业实力,逐渐增多的应用案例表明,市场正在认同球墨铸铁管作为新型供热工程用管道。
作为2+26污染通道城市之一,山西太原在清洁供热发展中不遣余力,工业余热利用,天然气供热及清洁智能供热方面积极推进,技术交流会在分享宏观政策和重大项目突破的基础上,邀请了在山西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清洁供热设备和技术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喜德瑞热能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市京海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阳光二十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阳泉建工泵业节能有限公司及河北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赛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恒涛集团、浙江正泰中自控制有限公司、北京商和集团公司等分别进行技术和经验交流。
为凸显、鼓励和推广太原在清洁供热应用领域的成绩与经验,经过申报、评审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供热采暖委员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太原城北热力“工业余热供热技术示范基地”铜牌和证书,组织参观了太原热力、兴业供热公司大温差换热机房。
清洁供热是发展趋势,是时代潮流,既要坚定信念,更要同心协力,共同实践。交流会主办方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供热采暖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热点产业联盟组织了中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热能鸿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太原城北热力有限公司和北京阳光二十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清洁供热市场推广战略合作协议”,以交流会为起点,发挥各自企业专业专长,在清洁供热技术研究、生产制造和市场推广应用方面深入协作,共同镌刻供热人的时代努力,持续推动中国清洁供热事业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