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气供热,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供热计量收费的费用一直让百姓们闹心,怎样化解这些矛盾吗,实现科学供热呢?让我们听听供热公司的专业人士怎么说。探讨一下如何实现科学供热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说的是天津的事,但是下面的文字,编者认为,对其他城市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供热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我们生活的幸福感需要靠智慧去浇灌。
为了让天津市民温暖过冬,根据天气情况,今年本市提前十天启动集中供热。据测算,这十天的供热成本高达数亿元,这对连年亏损的供热企业来说,如何消化这笔不小的费用是个难题。而与此同时,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实现供热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如何解决供热成本上升和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按计量供热收费是目前一个有效的办法。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本市推行计量供热改造多年,热计量表安装了不少,但真正使用的并不多。计量供热收费为何遭到冷遇?从居民到供热企业,阻力到底来自哪个环节?请听基层写真之每周调查——《热点面对面》,来自记者宋震、李珊、杨赛的报道。
市民王女士家是新建商品房,刚入住时已经安装了计量供热表,但是用了没两年,她又重新签订了供热合同,从计量供热改为按平米数交费。王女士对记者说:刚结婚那两年用的计量,上班时把暖气关上,下班回来再打开,而且就两口人也不喜欢太热,一年算下来就比按平米交合适,能便宜个几百块钱吧。后来有小孩了,白天呢老人在家里看孩子,家里总有人,暖气就不能关了,而且老人小孩温度还得稍微高点,这样暖气费一下子就上去了,比按平米得高个一千多呢,我一看转年就改按平米交了。
遇到王女士家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据了解,截至目前,天津市安装热计量表的供热面积共有1.2亿平方米,超过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真正采用计量供热的用户却只有少数。以天津河西热力服务有限公司为例,他们负责片区的热计量使用率只有10%。工程师马玥对记者说,河西区一共是50个项目实施了热计量,热计量收费小区面积达到了集中供热建筑面积的28%左右。
记者:实际用了的呢?马:实际用了的就是用户签热计量合同的,大概是10%左右(安装热计量面积)。看来,推行计量供热并没有受到用户的欢迎。记者采访了一位供热收费站的收费人员,她告诉记者,采用计量供热并不意味着一定节省热费。计量供热收费采取多退少补的方式,用户先交纳固定的费用,等供暖季结束后再根据实际用热情况进行结算。一些用户一旦发现价格高于按平米计费价格时,就会像王女士一样,和供热部门重新签订供热合同。宋:要是说合适的话应该是工薪职工的那种,比方说,家里没有人白天可以关上,晚上回来之后再开开,他就可以省一下。比如说他100平米,他要交30%的固定费,剩下的70%他的计量区间,可以能省个不到一千块钱吧。
记:有超出的吗?
宋:有。
记:有超出的转年会怎么样?宋:补。我用了两年每年都要补,第三年他就会自己选择不计量了。)此外,还有一些居民则是因为使用起来不方便,温度难控制,而不愿意选择计量供热。一位供热站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个热计量的东西不好推,现在我们这儿新的小区都装了,比如说2000户,最多也就有几十户使用。为什么呢?老百姓用的回来都反映,它有预热的过程,你建筑物它需要有一个饱和预热的过程,你还等刚暖和点儿,你也该睡觉了,明天早晨一走你又关了。现在反映这问题特别多。不仅如此,对于实施计量供热,企业的积极性也不高。据了解,目前本市集中供热的燃气价格为每立方米2.37元到2.7元之间。虽然政府有相应的补贴,但是由于燃料的改变,供热企业仍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而根据规定,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供热计费方式,最多也就是按照平米数交费。这样一来,企业对于计量供热的用户大多都是退费,这就意味着采用热计量的用户越多,企业的收入就会越少。对此,记者采访了另一家换热站的生产负责人,他说:假如住户今天这一天不在家,他把暖气全都关上了他是省了,但是我们站里头还是得烧,不能说我们就给他不供热了。
记者:从咱们这个锅炉房设备能够达到就是说咱们也能省钱、用户也能省钱?
张:还达不到吧。
看来,采用计量供热,用户可以省热量,但不能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天津河西热力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马玥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本市实施煤改燃工程,对锅炉房、换热站都进行了升级改造,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实际上还不到计量供热的精密要求。马玥认为,对于住户的流量减少影响不到我们的这个一次网上来。目前,好像还没达到这种管网平衡这么一个精密的控制,即我们现在监控的这个就是从锅炉房,然后能监测各个换热站。用户那边用得少了还是多了,换热站没法监测到用户。
记者:现在的水平还是达不到计量供热应用的水平?
马:是的。对于我们来说,企业应该是比较烦恼吧。据市供热部门测算,一平方米、一个供暖季的供热总成本大致在35元左右。如果全面推行计量供热,可以节能10%到15%左右。整个天津市有4.12亿平方米的供暖面积,一个冬天就可以节省供热成本12亿多元。天津市供热办主任崔可荣说,计量供热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对于采暖期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计量供热的实施可以解决市民多样化的用热需求,同时减轻供热企业的成本压力。崔主任表示,如果说从老百姓的自主选择上来看,老年人可能需要23℃或22℃;而年轻人的火力壮,我可能需要18℃或20℃就行了。可是它实现节能了,让老百姓能少花钱、得到实惠,而且这边供热的系统也减少支出了。由此看来,推行计量供热收费势在必行。
天津市供热办主任崔可荣认为,要让计量供热收费真正成为现实,首先,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对供热设备、管网、换热站等设备进行提升和改造,实现智能化管理,促使企业在实施计量供热的同时,把成本降下来。
崔可荣接着说,我们的供热系统应该是一个变流量系统,你别大伙都调低了,我还给你不停地供,那样就达不到节能的效果了。我们要筹集资金对里进行改造,包括企业,需要自己筹集资金。对居民家中的计量表的数据需要建立远传系统的,在供热单位那边,就能看到每家每户这个表的流量压力了。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这使得我们的热力系统成为一个完备的系统。
此外,本市的供热补贴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供热补贴还是按照平方米数下发到企业的方式来运作的。此外,热计量表的费用承担、折旧、使用过程中的鉴定等等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崔可荣表示,热力系统还增加这个表具啊,你这块表好像最多也就能用十年,十年后这块表还需要更新,而这块表的话的费用是一千多元。因此,这些费用将来都得落到工作单位的成本里去,居民的那个收费里头就没有表的折旧费用这一项,,就是未来这钱由谁来出的问题。这些都要摊到成本里去,居民能否承受?这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像这些政策问题,我们也在反复算账,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门进行反复研究。与目前按面积收取供暖费的模式相比,计量供热的优点的确不少。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计量供热的优势,还需提高我们的建筑节能水平、加快供热管网更新。
河西区供热办主任毕铮认为,目前来讲,咱们从2012年到2016年,基本河西区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全覆盖了,都做过屋面、门窗,对于大板楼这种立面保温,我们都做过了。咱们现在老的小区可能当时建设比较早,可能还对二步节能他还不能满足,咱现在头一步对有一些小区进行二步节能改造。对于旧管网的这些改造,最主要的就是对于15年以上的市容管网,年头长了它这种锈蚀,每年的这种使用它都有一些损坏、有渗漏的情况发生。我们每年就是在停热之后,由政府进行一部分资金的补贴,企业承担一部分对咱们这个企业自己的供热管网每年也有改造。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丛屹认为,推广计量供热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可以在一些区域开展试点,通过采用各种新能源实现降低供热成本。计量供热它不宜于采用一刀切,它需要适应性地一个一个片区的成熟。因为咱实际上供热也不是说整个天津的供热都由一家供热公司来完成。供热是分片的,就是说,你不见得就推行一种,而是适应性的选择。因此,现实中政府的选择可能是多样化、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现在的你像空气能、新型的电采暖,还包括那种地源热泵,这可能都是天津可以适当考虑的,就包括太阳能。前不久,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检查河西区纪庄子供热站时强调,群众生活更温暖就是民生幸福感、获得感。
总之,供热问题在民生面前就是一道单选题,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供热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把这道题答得更好,有关方面需要在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在保障市民和供热企业双方权益的基础上,让供暖的速度和温度更贴近民生期盼。
稿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声明:本站文章图片来源转载仅供参考学习,转载内容合法性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将依法配合处理侵权纠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已尽力标注来源,若有疏忽请联系更正,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13366556600